首页>快讯 > 正文

全球讯息:山川绿渐染 草原万象新·生态篇丨人保护 鹤共鸣 “人鹤”共舞和谐美丽新画卷

2023-05-04 16:52:45来源:呼伦贝尔新闻

千帆竞发立潮头,奋勇争先谋发展。时下的呼伦贝尔,立足实际,干在实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招商引资蹄疾步稳,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落实“五大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我市正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把家底攒足;正努力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努力在服务大局中赢得更多发展空间,正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贡献呼伦贝尔的力量。


【资料图】

4月27日起,呼伦贝尔日报延续“赢在春天”系列报道,策划推出《山川绿渐染 草原万象新》系列全媒体新闻报道,盘点今年以来我市在生态、经济、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进展。这组报道中会有一份提振人心的优异“答卷”;会有一条砥砺深耕的发展曲线;会有一串催人奋进的发展强音,敬请关注。

虽说“四月不觉春已半”,然而北国的呼伦贝尔依然春寒料峭、冰雪未消。地处呼伦贝尔深处的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此时已迎来大批迁徙候鸟,尽管气温不高,但鸟儿们似乎很享受这里,恣意在天地空立体空间里盘旋、停歇、欢叫、啁啾。显然,它们已把这里视作休憩的天堂。

“晴空一鹤排云上”

丹顶鹤数量连续保持全国优势

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众多迁徙而来的候鸟中,“一品鸟”丹顶鹤是这里生态不断向好的最显著标志。在天空、湖面和芦苇塘边,丹顶鹤的身影不时掠过,给纯净的画面增加了黑白色的灵动之感。

今春,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国际鹤类基金会开展的中国迁徙候鸟同步调查第一阶段调查中,辉河保护区湿地内13个重点区域共观测到鸟类25种3500余只,其中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大鸨4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0只,这其中丹顶鹤数量占80%。

监测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辉河自然保护区连续4年保持我国境内丹顶鹤野外分布数量优势。2020年至2022年,辉河保护区丹顶鹤分布数量分别为122、130、144只。据资料显示,野生丹顶鹤全球种群数量约为3050只,其中日本不参与迁徙的海岛种群约为2000只。在中国、俄罗斯、朝鲜半岛等地迁徙的大陆种群数量约为1050只。在我国,野生丹顶鹤分布最多的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在200只左右,位列第二的便是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呼伦贝尔市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成果,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推进的体现,也是全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的缩影。

“排闼江山千里眼”

建立“常规+重点”监测模式

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46848公顷,是全球9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鸟类在这里过境、停歇、繁殖、越冬,最长期限可达七个月之久。

鸟类多样性监测工作是建立生态数据库的最可靠手段。辉河自然保护区法制科科长沃强是呼伦贝尔地区鸟类监测工作专家。长年累月从事一线监测工作,练就了他“闻声辨啼鸟”和“窥一羽而见全鸟”的本领,他本人也是保护区发展的真实见证者。

“面积大、点位多,是我们保护区鸟类监测工作的特点,也是难点。”沃强介绍说。

为了精准掌握数据,保护区启动了常规月监测+迁徙期、繁殖期重点监测相结合模式,设立了44个监测点,除冬季外,监测团队要在各点位循环“打卡”,一天监测时间长达14个小时。冬季里,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在公路沿线设立130公里的监测样线来完成。现场监测结合落地上图,使数据库不断得到充实,为今后保护区现代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发展建议。

“月监测是定时开展的,无论天气好坏,我们必须上路。”沃强说。“春夏秋三季从凌晨4点起到晚上6点钟,一天大概能观测15个点位,一轮月监测要连续3天”。

这样的监测频次和力度,其实是只有包括沃强在内的2人团队来完成的。一双眼睛对准监测镜头、报告监测情况,一支笔记录监测结果,2个人轮流上阵,保护区内鸟类动态情况便尽在掌握之中。

“丹顶鹤的数量近几年是在连续增长,通过监测我们能够发现,辉河保护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境内丹顶鹤大陆西部种群的最主要繁殖地。”沃强自信地说。

“为掌握迁徙期候鸟迁徙动态及繁殖期鸟类繁殖情况,我们还相应地在春秋季迁徙期、夏季育雏期增加监测频次,进行迁徙期、繁殖期重点监测。”沃强这样说。“因此每年的监测次数就不仅仅是12次了,有可能达到15次或者更多。”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质量推进“科研+保护”

辉河保护区科研宣教科科长马宝成多年致力于科研助力保护工作。2008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辉河保护区内建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科学观测研究站。马宝成是当时的经历者。

“这是国家级站点,在当时全国只有4个,是东北地区首个环境保护部级野外观测研究站。现在我们保护区是高校研究生培养基地,每年都会有院校研究生、博士生来开展实验研究,这也有力带动了保护区的科学发展。”马宝成介绍。

依托研究站的建立和丰富的自然本底资源,保护区持续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近年来,与中国环境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在动植物监测、资源本底调查及碳汇通量观测研究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广泛的伙伴关系。2011年至今,相关研究成果屡获殊荣,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实现了人才反哺保护区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辉河保护区始终坚持的工作基调。为全方位实施保护,保护区设立了西博桥管护站、骆驼脖子管护站等5处站点,多年来,通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依法打击非法偷猎、捕捞、捡拾鸟蛋、贩运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不断加大网格化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破坏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是一方净土的坚定守护者。

西博桥作为辉河地区南北岸相同的唯一通道,是进入保护区腹地的必经之路。

“我们管护区分布有5个嘎查,人口2814人,户数1242户,主要从事传统畜牧业生产。”说起工作,西博桥管护站站长包智如数家珍。

“近几年生态状况不断改善,我们辖区内每年来的候鸟肉眼可见在不断增多。我们很高兴做这些‘客人’的保护者,因为它们的到来也证明了我们保护工作做得到位。”

人间最美四月天。祖国大江南北,处处生机盎然,呼伦贝尔的春天,尽管没有花开芳菲、生机盎然的新意,却有野鹤闲云、鹤鹿同春的旷达。在这里,人保护、鹤共鸣,人与鹤共情、同框,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美妙乐章。(杨胜宇)

标签:

相关新闻

热点